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总结写作 >> 个人总结 >> 内容

教师新课程培训进修工作年度总结

时间:2010/11/10 13:50:43 点击:1123

我站的写稿流程为:客户咨询——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——银行办理汇款——安排写稿——初审——终审——交稿——客户反馈。
 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深入贯彻落实“新课程”思想,促进新课程改革,优化课堂教学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要求,我校开展了初中教师岗位练兵活动,现此项活动已经落下帷幕。在此,对活动作如下小结:
  一、主要成绩
  1、交流机会增多,教研氛围浓厚
 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、相互交流的平台。从本次活动的情况看,已实现了初衷。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说明:一方面,参赛选手备课具有研究性。参赛教师充分认识到要上好课,备好课是关键。在备课方面选手们花了很大的力气,有的教师边学新课改理论、边备课;有的教师花了2~3天时间,反复修改教案,使教案更加完善;有的教师备课后还在家中面壁试讲。上完课以后都能认真地对自己所教的课进行反思、总结,并积极地请评委及其他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评议,虚心地听取同行的意见。有的教研组加强了教师的集体备课,他们不把评比名次放在首位而是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放在首位。例如,政治教研组在参赛教师精心备课的基础上,组织他们背对背地向全组其他成员说课,全组成员本着帮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目的,献计献策,提出改进意见,这样选手们的教学思路拓宽了,教案更加充实、完善了。而政治组的其他老师在教学业务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借鉴和提高,得到了双赢的目的。另一方面,当有老师上课的时候,其他老师都能踊跃地去听课,力争多听课,多吸收别人的长处,不断完善自己,同时又能真诚向上课的老师提出改进的意见。总之,在这次活动中,全体教师听课和研究之风甚浓。
  2、新课改理念增强、教学水平得以提高
  本次课堂教学能手评比活动是在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的,参赛选手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内容,努力把新课改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,始终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,带着课题去研究去实践。加上老师们对本次活动十分重视,准备比较充分。因此,在活动中,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提高,课堂教学面貌有了较大改变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。第一,教学目标向多维转变。过去的教学老师们侧重于知识的传授,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做人的教育。在本次课堂教学的评比中,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:参赛选手能把知识、能力、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统一起来。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。第二,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主体,教与学的关系掌握的较好,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;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,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,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第三,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呈现出较大的变化。参赛选手在教学中克服了简单的问答式,积极的探索运用观察、讨论、实验、感悟、表演等多种方法的运用,增强了教学的效果。
  3、队伍得到锻炼、新秀脱颖而出
  在这次评比活动中,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,他们组织的课堂比较活,与“新标准”的要求比较近。一方面说明这些新老师的思想上没有陈旧教法的烙印,另一方面说明青年教师肯学习,进步快。因此,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,同时也看到了“老教师”面临着新理念的挑战。
  4、组织严密、活动规范
  参加这次青年教师教学评比的共有10位教师,其中新教师居多。老师们在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,既要上评比课,又要尽可能地听课,其中部分老师还要当评委。这给活动组织带来一定难度。但是我们克服了困难,特别是在教研组长的精心安排下,整个评比活动秩序井然,没有出现混乱现象。校长至始至终都在课堂教学评比的第一线。在评比的第一阶段侧重于教研、交流;在活动的第二阶段,侧重于反思和总结。各位评委能本着对事负责的态度,不怕辛苦,公正评判,也保证了这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。
  二、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
  1、这次初中课堂教学能手评比,我校参赛选手由于新教师较多,所以出线选手整体水平不高,教学经验不够丰富,一部分年青教师对教材的深度把握不够,只注重形式,花样多内在少。
  2、学校将以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契机,在广大教师中掀起学课标、用课标的热潮,营造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氛围,优化教学工作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,努力打造学校核心的竞争能力。
  总之,教学是一门艺术,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,艺术是永无止境的。只有通过不断学习、实践、反思、再实践、再反思,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。让我们共同探索吧!

作者:不详 来源:网络
我站的写稿流程为:客户咨询——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——银行办理汇款——安排写稿——初审——终审——交稿——客户反馈。
相关文章
Copyright © 2009 Xiezuo1.com,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写作网|
版权所有:写作网|